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沧海医粟 > 第1卷 第六章 太宗皇帝的疟病(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六章 太宗皇帝的疟病(第1页/共2页)

    第二天早朝过后,太宗留下魏征秦琼等众文武于偏殿议事。

    几位大人心中充满疑惑,私底下相与议论着。

    看到大臣们窃窃私语,太宗皇帝故意咳嗽一声,这些大臣才慌忙上前跪拜,太宗道,此处不比上朝,礼数就免了吧,朕今天留下几位在此是有事与诸位相商,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魏征上前问道,不知陛下有什么事情?

    太宗道,如今天朝国富民强,四夷拱服,朕欲兴兵,先剿灭东夷,再平西域…

    还未等太宗讲完,魏征早就打断了他的话,陛下,如今国泰民安,我天朝泱泱大国,大小番邦都来朝拜,东方夷人早已臣服天威,做了我朝属国,如今怎可兴刀兵讨伐?

    太宗心道,早知道你这老小子会这么说,总是和朕唱对台戏。于是又问秦琼道,护国公怎么看?

    高祖李渊称帝之前被炀帝封作唐公,唐公为受奸人陷害,在回太原途中一家老小险些丧命,正好遇到秦琼搭救脱了险,后来秦琼又随军南征北战立下了丰功伟迹,高祖嘉奖封作了护国公,并赐金鞭上可打昏君下能诛奸佞。

    护国公为人刚直,上前回道,臣以为征讨一事也有不妥,如今夷人未曾犯我边境,反而年年来朝,如果征讨倒显得天朝理亏了。

    太宗点头默认,又问房玄龄,房公有何高见?

    房玄龄与杜如晦,魏征都是宰辅,说话做事都很稳重,陛下,高句丽、百济、新罗一带,本是箕子封地,武王伐纣之后天下大定,周天子分封诸候,因箕子本是纣王叔父,体恤于他,故而将东方之地封了他,这东夷人都是箕子后代,也能识四书读五经,虽然不及天朝但是年年朝贡一分未少,如果派兵征剿,恐人心不服,再者,新罗过去便是倭国,前日陛下还因倭人路远,嘱其不必年年来朝,为何忽然欲剿灭这些夷人,岂不显得言而无信?

    太宗见一派意见全执反对之词,心中略为不悦,讲道,卿等可知千年之后这些夷人将会对天朝不敬?

    几位大臣十分惊异,齐声问道,千年之后!?

    太宗道,我大唐不过数百年国运,千年之后将是另一番世界,然而,夷人却在那时欺我太甚,所以朕欲灭了四方!

    一直默不作声的杜如晦道,陛下,恃强凌弱非大国之风,若要千年之后无受夷人之欺,我朝当以发展为要,对夷人恩威并用才对。

    太宗问道,卿倒是说说。

    杜如晦道,我朝现在应当广开学堂,精研武器,重农抑商,发展医药,对夷人予以安抚,在夷地设都护府,如果夷人作乱,派兵剿之,杀一儆百…

    太宗觉得此言颇具道理,于是道,就依卿言,此事交由几位爱卿办去吧!

    几大人领旨后就要退出,太宗又道,几位爱卿与朕往校场一行。

    校场上御林军正在操演武艺,太宗皇帝命令皆尽退下之后命随行太监拿出了数支羽箭,这些羽箭与平常箭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箭杆中央绑着一件圆柱形的东西,这东西里面还有一根细绳伸出…

    太宗拿了一把弓,将箭搭在弦上,小太监将火折子把细绳点燃了,小圆柱体往往喷出火焰,发出嗤嗤的响声,一声弦响,箭已离弦,这支箭足足飞到了校场尽头,然后着地,啪的爆开…

    几个大臣都傻了眼,他们从来都没见过这种东西,秦琼是武将出身,对此箭也是叹为观止,请问陛下,此箭叫什么名字?

    太宗笑道,因它能喷火,就叫做火箭吧,这是叶爱卿炼丹时的发明…来,诸位都来试试…

    ***

    叶无双一连在长安城中寻访了好几个月,都没有见到和听到孙真人的一点消息。这倒邪了门了,这位药王到底上哪了,更奇怪的是这的人都没有听过孙思邈三个字!看来自己虽身在大唐却无缘与这位医学大家相逢了,可惜啊!

    在太宗的旨意下大唐开设了专门的医学校,叶无双作为太医院的老大自然是作了教书先生。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第五)阴阳,一分为二,是天地间的一般法则,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纲纪作纲领解。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事物的发展变化本于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所以经文讲阴阳是变化父母。阴阳交则生万物,阴阳分离则物死,故阴阳为生杀之本始。神明者,万物变化之动力也,神明出于阴阳故阴阳为神明之府…”

    引经据典,叶无双这一段话听得学生们似懂非懂,他欲再作解释时又听见一声,圣旨到,监天令叶无双接旨…

    这太宗皇帝真是事多,叶无双心里边埋怨边迎了出去,打个稽首,接了圣旨。

    传旨太监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龙体违和,圣躬欠安,即着监天令兼太医令叶无双速速入宫见驾。钦此!

    叶无双接过圣旨问传旨太监道,陛下身体情况如何?

    太监回道,连日以来忽冷忽热,想是寒热病又犯了。

    寒热病,又称疟疾、疟病,民间又有称作打摆子的,其理论渊源出自《素问》,“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火太过曰赫曦之纪,其病疟”等等。一般以寒战壮热(高热),发作有时为特征;致病因素为感受疟邪(疟原虫)引起,但因身体素质的差异以及兼夹病邪的不同,又有表里上下寒热之别。

    叶无双径直进了后宫,几个太医早已等后多时,一见他进门便迎了上来,大人…

    叶无双道,不必客套了,皇上现在怎样?

    陛下月前偶染风寒,落下病根,屡发寒热,如今恶寒战栗与壮热交替发作,每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口渴,喜呕,饮食少进…

    叶无双点头又问,已服过些什么药?

    下官等日前已用过柴胡、黄芩、草果、半夏、首乌、槟榔等药,收效甚微…

    叶无双已知大概,于是入了内室,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一干宫女太监慌慌张张,忙乱不已,太宗躺在床上,浑身发抖,哆嗦不止,口里不住叫冷,慌得宫女太监不住地加衣被,烧炭火热得满头大汗。

    叶无双上前请了安,太宗叫人赐座,尚未坐下太宗身体已恢复正常。

    慌得奴才们又撤走锦被炭火…

    太宗道,朕的病况卿已见过,不知卿有什么良方?

    叶无双起身道,臣请先诊陛下之脉…

    太宗准奏将手腕置于脉枕之上,叶无双诊了脉,道陛下脉弦。 太宗问道,怎么叫弦? 叶无双回道,汉朝长沙太守张仲景言:疟脉自弦。以示弦脉为疟病之主脉,弦脉脉象就似张开的弓弦,应指明显但波幅不大。弦脉在八卦为震位,时令为春季,人体为肝胆。陛下口苦咽干,心烦不欲饮食,时呕,往来寒热,邪气与正气相争于半表半里所以往来寒热;胆热扰心则心神不守舍,心烦;胆气循经络上溢而口苦;火灼津液而咽干;邪热扰胃则胃失和降,不欲饮食,时呕。这些都是邪气位于半表半里之间的少阳病表现。

    太宗又问,少阳病是怎么回事?

    叶无双回道,张仲景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谓: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小柴胡汤主之。今陛下虽无胸胁苦满之证,但仲景有言: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所谓一证指的便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所以臣打算与陛下小柴胡汤原方加青蒿、常山。

    太宗颔首微笑,想了想问道,青蒿、常山作什么用?

    叶无双边写方子边解释道,常山味苦辛,能截疟祛痰,无痰不作疟,用常山能涌吐痰涎,与小柴胡汤中半夏同用能防止呕吐,青蒿截疟一说古已有之,所以用这两味。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青

沧海医粟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六章 太宗皇帝的疟病(第1页/共2页)-沧海医粟、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