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七步惊魂 > 第1卷 第十一章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十一章

    武当山位于鄂境,又名太和山,仙室山 ,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其高险幽深,飞云荡雾,磅礴处势若飞龙走天际,自古以来是道家修身、炼丹的名山重地。

    这日,老营镇至天柱峰的盘山道上,一匹瘦马载着名白衣儒服的青年男子徐徐而行,马蹄踏着碎石,兀自发出“的的”声响,宛如清脆的宫商之音。自在观山水,近林读鸟音,男子不由意兴阑栅,从腰间解下柄鲨鱼皮饰成剑鞘的长剑,轻轻叩击马鞍打着节拍,缓缓唱道:“玉门关外月似钩,塞北风,恼人秋。良人征罢几时休,帐外壶漏,金佩戈鸣,一夜醉朦胧。”稍稍停顿,又唱道:“胡林金风旗酒楼,细柳营,周亚夫。名留千秋一梦中,何日纵骑,手执弯弓,再度射雕处。”声音中气十足,直震得山谷嗡嗡作响,林中之鸟受不得此般折腾,纷纷振翅盘旋。

    一曲《青玉案》唱罢,行至武当山门,只见两名三十余岁,头上挽了个发髻的青衣道士手执长剑挡道站立,步履矫健,眼神中精光外露,两边太阳穴微微凸出,可见练功日久,功力不俗。

    待见其二人目光透出警戒之色,儒服青年不由微微一笑,勒住缰绳,纵身下马,抱拳拱手,面露恭敬之色,道:“烦问二位道长,此道可是上武当的路径么?”

    男子正是方海靖,惜惜辞别恩师下山之后,在离太平镇南行百十里的永年镇购得一匹乌蹄瘦马。马属川马,虽不似北疆大漠的高头骏马,威风凛凛,善驰骋于平旷草原,但脚力强劲、耐力不俗,善行崎岖山路。再到衣店购得一袭白色长衫,将恩师买来赐予的宝剑悬系腰间,头系一方儒巾,将自己装扮成一名游学四方的温文儒雅的学子模样。一路行来,信马由缰,吟诗作赋,十余日紧行慢赶,方行至武当山山脚之老营镇。

    清晨,在客栈用完早点,才缓缓上山,待拜见古风道长。

    “客从何来?上武当有甚要事?”其中一名道士左手倒执剑柄,右手单掌打了个揖还礼道。另一道士紧锁眉头,紧捏剑柄,不时警觉地环顾四周。

    方海靖微微欠身,做了做揖,道:“晚生久慕武当‘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之圣誉。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诸多妙景,故由川北而来,远行千里,游历至此,望能登临金顶,一览仙山全貌。尚望道长能够应允,让小生心愿得偿。”

    道士正待作答,另一道士脸露不耐烦之色,冷冷答道:“还望见谅,近日武当不便迎客。施主还是下山去吧!”言语虽较为客气,但话音却透出一股拒客于千里之外的寒意,让人不寒而栗。

    方海靖正待回话,这时身后兀自遥遥飘来一个声音,有如珍珠洒玉盘,甚是清脆。倏然之间,那声音已是由远至近,在身侧道:“兄台一曲妙音,令在下心怡往之呵。‘塞外寒霜落,孤客几人悲?望乡楼台月,胡马惊良人。’塞外虽苦寒,却使人凭添几许铁骑卷烟尘之豪情,自古从军戍边,征战沙场,开疆拓土,换得骇世功名,名留青史,皆为壮士之所思。”方海靖心中一怔,心思:“刚声音传来之处,自有数十丈之遥,怎的话音刚落,这说话之人业已至跟前。”不由回首一看,只见一个十七左右的青年,面若冠玉,齿若编贝,身着一袭丝绸缝裁的儒衫,纤细的手指正轻轻挥摇纸扇,正盈盈兀自笑着看着自己。

    方海靖不由暗自惊出冷汗,此人近身丈余,居然悄无声息,料想功力不在自己之下。稍镇静,拱手一揖,道:“兄台过誉,令在下汗颜。喧嚣之音如鸦噪,打扰兄台欣赏这一川美色才是,还望恕过。”

    白衣青年冷眼瞧了瞧面前两名道士,收起折扇拱手向方海靖回礼,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足在脚下,兄台何不与在下,兴之所致,共览这山幽景秀,赋诗作文?”继而又对两名道士莞尔而笑:“二位仙长,莫非此山是被古风道长从朝廷那里买来了不成?即便是买了,那地契总得拿来看看吧?拿不出地契,那可就别拦着我二人上山登顶,饱览这山川之美啦。”

    “自古名山佛占尽,唯有武当是道家。”自唐代以来,武当道家莫不如日中天,倍受帝家推崇,是故武当山,自属道家所专。武当与少林,分执武林牛耳已逾千载,武功路数莫与各门各派颇多渊源,是故提起武当、少林,各门派莫不是礼敬有加,门人弟子行走江湖亦倍受推崇。今日,莫名其妙,突受人山门前胡搅蛮缠,一顿抢白,反而令两名道士面红耳赤,不知何言对答。方海靖心思,这少年这番抢白,虽道是有意刁难,却细将品味,却也不无道理。却见两名道士气得耳青面黑,似要发作。急忙打个圆场,向两位道士揖首,言道:“这位小兄弟与在下并非有意冒犯,还请道长明言是何缘由,我们亦可改日登山?”

    但那白衣青年并未领情,径自跨前一步,兀自吟念着武当道门前那副对联,侧目对方海靖道:“兄台,此副‘金鞭警世,直指人心归正觉;铁面辅教,扶持道法阐真风。’对联,平仄押韵,字字珠玑,妙不可言。”对于两名道士的怒目相视并不理睬,视而不见。当距离三尺,两名道士倏地挺剑横立于胸前,其中一名道士喝道:“此乃道家仙地,休要放肆。再不听从劝戒,一意孤行,莫怪手中兵刃相向!”

    话音未落,只见那白衣青年并不搭话,“嘻嘻”一笑,黑色皮靴在地面轻轻一点,腾跃而起,身子前倾,手中扇柄顺势往前一递,分别点向两名道士的天池、玉堂二穴。出招之迅,犹若电光火石,令两名道士只得上身向下一蜷,急速退步,挺剑恪开扇柄,护住要穴。待两道士收剑护穴之时,那白衣青年又是腰身一拧,执扇挥出,接连使出“霜海流云”、“叱咤探海”、“落红逐水”等招数,又向二位道士急攻而出。转眼就攻出十二招,一招更比一招快,一招更比一招猛,扇柄所指尽皆为二人周身要穴,令人眼花潦乱。饶是如此,两名道士凝神聚气,先后以“驭龙升天”、“老君捣药”等招式一一化解。转眼,相互攻出四五十招。只见三人衣袂随风飘逸,腾挪纵跃间,剑光闪闪。方海靖见白衣青年攻多守少,占尽上风,两位道士却已是汗流浃背,已呈不支败象。遂心道:“这白衣青年是何等人物,年龄较两位道士少了许多,可手上招式却能以一敌二,游刃有余,估计亦是武林某派年轻后学。”但也不免暗自为这白衣青年捏了把汗,招惹武当派可是件不妙的事情。

    倏然,那白衣青年口中吐出“着”的一声,只见从扇骨激射出两枚飞针,径向二位道士胸前射来。二位道士本已面对白衣青年的凌厉攻势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本已是捉襟见肘,面对飞针射来,慌乱之中,急忙使出“铁板桥”向后硬倒,虽未伤及肌肤,但胸前道袍业已被飞针划破一道长长的口子。见二位道士气喘吁吁,萎坐于地,那白衣青年随即旋身跃进,扇柄向二人胸前“啪、啪”一戳,随即纵身方海靖身侧,双手抱拳,盈盈一笑:“两个臭道士不知天高地厚,此番就让他们在此地凉快凉快,好好守住山门,我们这就上山逛逛。”方海靖见两位道士此刻坐在地上动弹不得,料是白衣青年刚才出手点了他们身上穴道,便言:“小兄弟,你我皆远来是客。怎么能够以客欺主呢?还是给两位道长将穴道解了,恐将引发误会。”

七步惊魂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十一章-七步惊魂、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