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野杏 > 《》第1卷 野 杏 第三十六章 鬼子桥下有白骨(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野 杏 第三十六章 鬼子桥下有白骨(第1页/共2页)

    这会儿,惠小林同牛建、吴瑕、小玉在大桥指挥部的帐篷里说着话,却听宋老斜喊道:惠镇长,十七个,第十七个!他们一时间闹不清咋回事,跑到打围堰那个墩位往下一瞅,原来在基础坑里又挖一具尸骨!

    惠小林瞅了一气,冲宋老斜说道:“哎呀,你这一喊差点把俺吓死,俺还以为围堰咋的了呢。这玩意儿都弄出那么多了,还有啥大惊小怪的?”

    牛建一直盯着基础坑里的那具尸骨,紧紧皱着眉头,好像在想着什么,却没言语。

    小玉原本是牵着他衣袖的,这会儿也跟着一瞅,只听她吓得妈呀一声磨身跑出挺远,用手捂着涨红涨红的两腮,那眼泪就在眼圈里直打转转了。

    吴瑕见她这般模样,急忙过去扶着她胳膊,说:“小玉,不怕的,一个死人怕他干啥?”

    牛建朝底下瞅了一气,也没琢磨透这到底是什么人的,便冲惠小林问道:“啥人哪?咋在河套里埋这般深呢?”

    惠小林说:“日本鬼子呗,估摸是‘815’日本鬼子投降那会儿,他们拿出‘武士道’精神跳进河里自杀的,一晃都过去四五十年了,泥沙也就把他们埋到河底下了。”

    吴瑕听了也往前凑凑,问:“他们?不就一具吗?”

    惠小林说:“哪里就是一具的,你往那边瞅瞅。”说罢,他往河沿那边挥手一指,说:“都挖出十六具了。”

    吴瑕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瞅去,但见在不远的河沿上摆着一溜摆颅骨和七零八落的骨块,明晃晃白花花的。她想,啊,这咋这么多呢?他们都是跳河自杀的?

    小玉也往那边瞅一眼,吓得直门儿往吴瑕的怀里钻,一副没处躲没处藏的样子。

    吴瑕将她扶住了,说道:“不怕的。”

    听说修大桥这疙瘩挖出日本人的骨尸以后,穷窝棚、南岗子和十里八村的山民,就一连溜儿地跑过来看热闹。白大褂子、老顾老伴、赵婶、欠舌头、李大吵吵还有老娄头、二混子和南岗子的刘老蔫、九先生等等都来过了。

    伪满时期,牧牛河这一带是日本“开拓团”的营地。当年日本鬼子为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地区,便把他们的平民移居过来,建部落,立村屯,亦兵亦民,边武边耕,反正是千方百计要把这疙瘩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鬼子桥就是那会儿留下来的。

    因此,这一带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抗日故事。那咱日本人盘居在棒槌峰与抗日的队伍负隅顽抗,后来东北抗日联军一位叫高震山的旅长,带着队伍打过来才夺回棒槌峰。

    日本鬼子“倒台子”那咱,那真是兵败如山倒啊,那些逃亡的日本人成帮结队的像没头的苍蝇一般,东一头,西一头,心里想着的是逃命,可在中国这般大的土地上他往哪逃啊?难道他们还能插翅飞回他们的孤岛去吗?

    那年正赶上秋天,整个东北大地都是青草没棵的,到处是日本的逃兵。苏联红军开着飞机往地下扫荡,人家本意是帮着咱们打日本鬼子,可误打老百姓也在所难免啊。

    这不,俺《荒》里写的孟仙儿当年不就碰上这档事了吗?他急忙钻进高粱地,刚趴在垄沟里便见那高粱被扫射得一面子一面子地倒了。可你说怪不?偏偏他趴的那疙瘩,却连个高梁叶都没扫着,叫他白捡了一条性命。

    你赶“开拓团”那伙人就没这般幸运了,他们拉家带口的人多目标大,更是没处逃没处躲的。你瞅,整个卧牛山底下全是逃亡的日本人,一溜子一溜子的,有的往东逃,有的往西逃,个个都钻头不顾腚的。

    其实,中国老百姓最讲仁义,虽然那么多年叫日本人连烧带杀带抢地坑苦了,可一遇见逃难的日本老年人,或者妇女和儿童便都能帮就帮,能救就救。因此,在这一带流传许多中国老百姓搭救日本人的感人故事……

    尽管如此,当时他们的人也没少死,远的不说,从街头到卧牛山,乃至过了鬼子桥到南岗子,死的日本人满大道都是,但他们多数死于扫射和“武士道”精神。

    如山本三郎之类,见逃不回去便先将手下的集中起来,或令其群体自杀,或逼迫互相残杀……有的日本老百姓见当官当兵的自杀了,便投井的投井,跳河的跳河,甚至有的先将自己的孩子整死,然后再自杀……

    当然也有惜命的,或钻进山洞,或钻进地窖,或猫在地里空房子里,靠啃生苞米和生土豆子活下来的也为数不少。这样的一经被发现,一般都由老百姓救回家中,特别是老人、妇女、儿童和伤残军人被救的更多。

    有的不满周岁或只有几个月的弧儿被中国老百姓救回家,当成自己孩子抚养,长大成人以后,男的娶妻生子,女的嫁人为妻的,仅记入牧牛河镇民政底册的就有上百人。前些年下来政策让他们回国认亲,又买衣裳拿路费,像办喜事似的,光经惠小林手办理的就有好几个。当然,日本女人因无亲可寻,回国无望,便嫁给中国男人当媳妇的也有……

    你说咱中国老百姓多宽宏大肚,若凭日本鬼子祸害中国老百姓,又祸害得那么残忍,就该见一个杀他一个。可老百姓不但没那样做反而还救他们,按理该感恩戴德才对呀。

    可有的败类,你救他,他还照样祸害你。据说有一家老少四辈子,救下一个受伤的日本军人,结果你猜咋样?他趁人家半夜都睡着了,一个炸弹把房子都给炸飞了。你说这日本鬼子可恨不可恨?这种“东郭先生”当得起吗?

    当然也有因自己不注意而丧命于日本鬼子手里的。据说,有个村长走在路上,见一个日本兵半跪在路旁,正向他拉着射击的架势要向他射击呢。可他趴下老半天也没听到枪声,一点点探出脑袋瞅瞅,这才知那个日本鬼子已死了。

    他试探着走到跟前,见那棵枪不错便想缴获,谁知他伸手一拽竟将那枪拽响了。原来那个日本兵是在射击时被打死的,手指还扣着板机呢,当村长从对面一拽时,正好叫他的手指扣动了板机,结果叫他抓个垫背去。

    惠小林最恨日本鬼子,如今在电视里看着那些日本先生日本太太日本小姐什么的,在中国人面前不是点头就是哈腰的,岂不知他们老子兴许就是个侵华战犯,是个杀人、放火、强奸、无恶不作的禽兽,装啥呀装!

    所以,自打从河里挖出头一个日本鬼子尸骨开始,他就以它们“出土”的先后顺序,还“桥下一郎”、“桥下次郎”地逐一起了名字,今儿挖出的就是“桥下十七郎”了。

    宋老斜的老爹是个“跨过江,扛过枪”的自愿军战士,死在美国佬的屠刀下,他更恨这些侵略者了。

    上百号的民工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他们父辈们大都遭受过日本人的欺辱,这一堆堆的白骨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恨,觉得把那些尸骨扔在河里不解恨,便一个挨一个的排成一排,在河沿上摆成一溜儿,列成队,命名他们为“关东败军第一旅”,那个“桥下一郎”自然成了“旅长”了。

    刘三尖子仍在这疙瘩搞摆渡,随着大桥的开工,这里人来人往的,他的买卖倒兴隆了。他有活就做活,没活便围着工地转来转去的卖呆儿。

    说起来,他是个人尖胆小的家伙,刚挖出头一个就把他吓得头发茬子都发怵了,后尾他见那玩意儿接溜儿地被挖出来,白花花地排成一排,眼瞅着那“队伍”越来越大,连“桥下一郎”都当上“旅长”了,愈发不敢往前凑乎了。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连人们的情感都不例外,可以说,过去刘三尖子都把惠小林熊稀了,但当他一想那段往事时,总是在心里想“向前看”吧。

    岂不知,刘三尖子是个给鼻子往脸上抓挠的手,一起先听说惠小林当官了,也吓得胆突的。这一程子见他并没咋难为他,也就贴贴乎乎的,一副自来熟的样子。

    这会儿惠小林无意中冲他瞅一眼,他便以为给他面子了,笑嘻嘻凑乎过来了。

    

野杏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野 杏 第三十六章 鬼子桥下有白骨(第1页/共2页)-野杏、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